标准详细信息
声系统设备 第21部分:基于输出的声学测量 |
||||
标准编号:GB/T 12060.21-2025 |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 阅读打印版价格: 113.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适用于无源声系统和有源声系统(如扬声器单元、电视机、多媒体设备、个人便携式音频设备、汽车声系统和扩声设备)的声学测量方法。被测设备(DUT)能由电子元件和无源驱动器构成,电输入信号先通过电子元件进行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再由无源驱动器转换为声输出信号。
本文件描述的物理测量为,在系统近场和远场任一点处,能够评估DUT任意的模拟或数字输入信号与声输出之间的传递行为的物理测量。这包括在小信号域和大信号域中测量DUT。在对声系统进行物理评估时,也可能考虑目标应用的声学边界条件(如汽车内部)的影响。本文件不评估对重放声的感知和认知评估以及感知音质的影响。
注:根据参考文献[1],本文件中定义的一些测量方法能应用于头戴耳机、头戴耳机-传声器组、耳机和耳机-传声器组。本文件不适用于传声器和其他传感器。本文件不要求获取换能器电学接线端的状态变量(电压、电流)。灵敏度、电输入功率和其他基于电阻抗的特性将在一个单独的标准文件IEC 60268-22中描述,该文件专门用于电学和力学测量。
本文件描述的物理测量为,在系统近场和远场任一点处,能够评估DUT任意的模拟或数字输入信号与声输出之间的传递行为的物理测量。这包括在小信号域和大信号域中测量DUT。在对声系统进行物理评估时,也可能考虑目标应用的声学边界条件(如汽车内部)的影响。本文件不评估对重放声的感知和认知评估以及感知音质的影响。
注:根据参考文献[1],本文件中定义的一些测量方法能应用于头戴耳机、头戴耳机-传声器组、耳机和耳机-传声器组。本文件不适用于传声器和其他传感器。本文件不要求获取换能器电学接线端的状态变量(电压、电流)。灵敏度、电输入功率和其他基于电阻抗的特性将在一个单独的标准文件IEC 60268-22中描述,该文件专门用于电学和力学测量。
标准编号:
GB/T 12060.21-2025标准名称:
声系统设备 第21部分:基于输出的声学测量英文名称:
Sound system equipment—Part 21:Acoustical(output-based)measurements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发布日期:
2025-05-30实施日期:
2025-12-01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321,GB/T 6881-2023,GB/T 6882,GB/T 12060.1,GB/T 12060.2-2011,GB/T 12060.11,GB/T 15212,GB/T 20441.4,ISO 3741,ISO 3744,IEC 60263,IEC 61260-1,IEC 62777,IEC 63034:2020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声系统设备 第21部分:基于输出的声学测量》采标程度:
MOD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12060.21起草人:
黄杰、张涛、谢守华、郑立、肖赫、董桂官、吴云、陈洪、丁晓峰、王涵、张林峰、韩海云、何景龙、罗军华、盛成龙、贾德双、余朝亮、李勤、马浩、刘益帆、孙平方起草单位:
南京琅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易科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斯贝克电子(嘉善)有限公司、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旗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博顿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市音博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盛佳丽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战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博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提出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