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声学 道路表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 第2部分:近距法 |
||||
标准编号:GB/T 20243.2-2025 |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 阅读打印版价格: 92.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轮胎/路面噪声为主情况下,评价不同路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在平坦路面上以不低于40 km/h匀速行驶的自由交通流,轮胎/路面噪声起主要作用(在某些重型车辆占比较大的道路上,40 km/h车速时的轮胎/路面噪声可能不起主导作用)。在其他非自由交通流的行驶状况下,例如在交叉路口或急加速时、交通拥堵的情况、纵坡坡度较大及重型车辆占比较大时,道路表面对噪声的影响更复杂。
比较道路表面特性的标准给道路及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工具,以便在使用符合噪声限值标准的路面管理等方面建立一种共同的规范或限制。但是,制定这样的噪声限值标准不在本文件的范围之内。
GB/T 20243.1定义了另一种方法:统计通过法(SPB)。本文件中给出的近距法(CPX)与统计通过法主要目的相同,但构成对统计通过法的有利补充,例如:
——检查绝大多数地点的路面噪声特征是否符合道路路面规范要求(在参考文献[1]中给出了一个产品符合性的实例);
——检查养护状况的声学影响,例如路面磨损,以及多孔路面堵塞和清洗效果;
——检查路段的横向和纵向均匀性;
——开发低噪声路面,研究轮胎/路面相互作用。
注:本文件未描述采用CPX法测量目标的应用条件。此类条件在其他标准、规范中有相关规定。但是,附录D中给出了GB/T 20243.1和本文件的适用性建议。
采用CPX法测量比用SPB法更快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但某种意义上更受限制,因为CPX法只适用于以轮胎/路面噪声为主且动力总成噪声可忽略的情况。此外,由于本方法是以轻型货车轮胎代替重型车辆轮胎且未将动力总成噪声考虑在内,因此不能像SPB法那样将重型车辆轮胎/路面噪声完全考虑在内。
本文件中所述的CPX法适用于测量路面特性,而非轮胎特性。当研究轮胎间的差异时,可根据研究需要
比较道路表面特性的标准给道路及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工具,以便在使用符合噪声限值标准的路面管理等方面建立一种共同的规范或限制。但是,制定这样的噪声限值标准不在本文件的范围之内。
GB/T 20243.1定义了另一种方法:统计通过法(SPB)。本文件中给出的近距法(CPX)与统计通过法主要目的相同,但构成对统计通过法的有利补充,例如:
——检查绝大多数地点的路面噪声特征是否符合道路路面规范要求(在参考文献[1]中给出了一个产品符合性的实例);
——检查养护状况的声学影响,例如路面磨损,以及多孔路面堵塞和清洗效果;
——检查路段的横向和纵向均匀性;
——开发低噪声路面,研究轮胎/路面相互作用。
注:本文件未描述采用CPX法测量目标的应用条件。此类条件在其他标准、规范中有相关规定。但是,附录D中给出了GB/T 20243.1和本文件的适用性建议。
采用CPX法测量比用SPB法更快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但某种意义上更受限制,因为CPX法只适用于以轮胎/路面噪声为主且动力总成噪声可忽略的情况。此外,由于本方法是以轻型货车轮胎代替重型车辆轮胎且未将动力总成噪声考虑在内,因此不能像SPB法那样将重型车辆轮胎/路面噪声完全考虑在内。
本文件中所述的CPX法适用于测量路面特性,而非轮胎特性。当研究轮胎间的差异时,可根据研究需要
标准编号:
GB/T 20243.2-2025标准名称:
声学 道路表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 第2部分:近距法英文名称: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road surfaces on traffic noise—Part 2:The close-proximity method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发布日期:
2025-02-28实施日期:
2025-09-01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3241,GB/T 3785.1,GB/T 6379.2,GB/T 15173,GB/T 20243.1,GB/T 22157,GB/T 27418,ISO/TS 11819-3,ISO/TS 13471-1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声学 道路表面对交通噪声影响的测量 第2部分:近距法》采标程度:
MOD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20243.2起草人:
袁旻忞、王彦琴、俞悟周、毛东兴、吕亚东、魏显威、王笑、郑成诗、杨军、程晓斌、倪栋、翟国庆、李争光、户文成、祝文英、蒋伟康、王杰、刘状壮、何金龙、熊文波、闵鹤群、牛锋、刘丹晓、王晓楠起草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大学、长安大学、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杭州爱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归口单位: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提出部门:
中国科学院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