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
||||
标准编号:GB/T 45126-2025 |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 阅读打印版价格: 29.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钢渣中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转炉钢渣和电炉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2%~30.0%。
本文件适用于转炉钢渣和电炉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2%~30.0%。
标准编号:
GB/T 45126-2025标准名称:
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ntent of steel slag during carbonation fixation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发布日期:
2025-01-24实施日期:
2025-08-01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2007.2,GB/T 6379.1,GB/T 6379.2,GB/T 6682,GB/T 8170,YB/T 804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采标程度: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45126起草人:
岳昌盛、彭犇、夏春、仇金辉、蒋心泰、王海涛、董仕宏、邵雁、朱青德、向浩、叶恒棣、卢光华、安登飞、闾文、刘长波、张磊、邱桂博、王姜维、吕存根、荣辉、杨燕、许晓明、林滔、陈淑云、常景彩、杨本涛、严亮、王敏欣、芮义斌、陈剑、张若鹏、刘涛、刘晓刚、黄玉鸿、魏进超、钱春香、康建刚、朱立雷、张梅、刘明、唐春、贾文军、王鹏刚、吴跃东、史志强、徐飞、周军、苏伟、邢奕、李会军、王念、张旭、赵庆新、孙玉平、王冠、李云云、王金业、吴雷、胡高飞、顾海刚、林路、仪桂兰、田云霞、李仕彬、高华东、李毅仁、田京雷、杨宝仓、周扬、于经尧、于洋、李佳洁、陈璐、王强、张庆建起草单位: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迁安金隅首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大峘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瀜矿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西峡县恒基冶材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燕山大学、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河钢大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研博赫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华宜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提出部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