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 |
||||
标准编号:GB/T 25320.4-2024 |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 阅读打印版价格: 173.0 |
![]() ![]() ![]() ![]() |

适用范围:
1.1 概述
本文件扩展了GB/Z 25320.4—2010[1]1)的范围,规定了一种兼容模式——该模式提供了与基于GB/Z 25320.4—2010的实现之间的互操作性,并规定了称为原生模式的扩展功能。
1) 方括号内的数字指参考文献。
本文件阐明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要求。GB/Z 25320.4—2010主要在应用层为基于制造消息规范(MMS)的应用在握手期间的认证提供了一些有限的支持,本文件还为握手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提供了对扩展完整性和认证的支持,在应用层提供了共享密钥管理和数据传输加密,并提供零个或多个中间实体的端到端安全(E2E)。GB/Z 25320.4—2010仅支持基于MMS的系统,即使用开放系统互操作(OSI)协议栈的系统,本文件还支持使用其他协议栈的应用协议,例如互联网协议套件(见4.1)。该支持扩展到保护使用XML编码的应用协议。应用层的这种扩展安全性称为E2E安全性。
本文件扩展了GB/Z 25320.4—2010[1]1)的范围,规定了一种兼容模式——该模式提供了与基于GB/Z 25320.4—2010的实现之间的互操作性,并规定了称为原生模式的扩展功能。
1) 方括号内的数字指参考文献。
本文件阐明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要求。GB/Z 25320.4—2010主要在应用层为基于制造消息规范(MMS)的应用在握手期间的认证提供了一些有限的支持,本文件还为握手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提供了对扩展完整性和认证的支持,在应用层提供了共享密钥管理和数据传输加密,并提供零个或多个中间实体的端到端安全(E2E)。GB/Z 25320.4—2010仅支持基于MMS的系统,即使用开放系统互操作(OSI)协议栈的系统,本文件还支持使用其他协议栈的应用协议,例如互联网协议套件(见4.1)。该支持扩展到保护使用XML编码的应用协议。应用层的这种扩展安全性称为E2E安全性。
标准编号:
GB/T 25320.4-2024标准名称: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英文名称:
Power systems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exchange—Data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Part 4:Profiles including MMS and derivatives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发布日期:
2010-11-10实施日期:
2025-07-01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GB/Z 25320.4-2010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12500-2008,GB/T 15696.1-2009,GB/T 16720.2-2005,ISO 8601-1:2019,ISO/IEC 8824-1 | Rec.ITU-T X.680,ISO/IEC 8825-1 | Rec.ITU-T X.690,ISO/IEC 8825-4 | Rec.ITU-T X.693,ISO/IEC 9594-8:2020 | Rec.ITU-T X.509(2019),IEC TS 62351-1,IEC TS 62351-2,IEC 62351-3:2023,IEC 62351-8:2020,IEC 62351-9:2023,Rec.ITU-T X.227:1995,IETF RFC 1006:1987,IETF RFC 2104:1997,IETF RFC 3526:2003,IETF RFC 5114:2008,IETF RFC 5246:2008,IETF RFC 5480:2009,IETF RFC 5869:2010,IETF RFC 6120:2011,IETF RFC 6122:2011,IETF RFC 7427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采标程度:
MOD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25320.4起草人:
张金虎、纪欣、张晓、苏扬、王治华、吴金宇、高翔、卢建刚、赵瑞锋、孙丹、张小飞、李广华、温树峰、盛福、贾德顺、万首丰、刘文彪、徐浩、孙发恩、沈艳、许艾、李洪池、南祎、汤方剑、王珍珍、安泰、张丹、张良、肖涛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宽域工业网络设备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2)提出部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