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交流1 000 V和直流1 500 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 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统中剩余电流监视器(RCM)的有效性 |
||||
标准编号:GB/T 18216.11-2024 | 标准状态: 现行 | 阅读打印版价格: 38.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测试在配电系统中已安装的剩余电流监视器(RCM)有效性的试验设备的要求。
该试验设备能用于任何类型的网络,例如:TN、TT或IT系统。该试验设备还能用于测试在IT系统中区分方向的RCM。
本文件的目的不是根据其产品标准来验证RCM。
该试验设备能用于任何类型的网络,例如:TN、TT或IT系统。该试验设备还能用于测试在IT系统中区分方向的RCM。
本文件的目的不是根据其产品标准来验证RCM。
标准编号:
GB/T 18216.11-2024标准名称:
交流1 000 V和直流1 500 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 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11部分:TT、TN和IT系统中剩余电流监视器(RCM)的有效性英文名称:
Electrical safety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up to 1 000 V AC and 1 500 V DC—Equipment for testing,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measures—Part 11:Effectiveness of residual current monitors(RCM)in TT,TN and IT systems标准状态:
现行发布日期:
2024-12-31实施日期:
2025-07-01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18216.1-2021,IEC 61010-1:2010,IEC 61557-6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交流1 000 V和直流1 500 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 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 第11部分:TT、TN 和IT系统中剩余电流监视器(RCM)的有效性》采标程度:
IDT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18216.11起草人:
邢建旭、钱伟杰、曾仕途、程瑛颖、侯庆全、畅伟、姜滨、彭勇、王建谊、张权胜、鞠默欣、要文波、温才权、陈闻新、程兴亮、沈鑫、李俊明、胡红琼、章恩友、徐敏锐、邢文奇、李克光、单冠华、丁浩、姜绪良、戴文俊、刘辉勇、丁毅、姚广庆、李军、傅春明、叶志伟、杨奎刚、李红樱、戴吉勇、崔佳嵩、王秉君、郑志豪、林晓海、戴忠、叶晓朋、欧勇、陈剑、蒋广振、马卫东、王晓东起草单位: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物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河南省高压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圳弘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淮阴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湖北德美电控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广利达电气有限公司、浙江诚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图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西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锦电气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深圳市隆元科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聊城华瑞电气有限公司、天津东泉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4)提出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