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细信息
电动汽车传导充放电安全要求 |
||||
标准编号:GB/T 43332-2023 | 标准状态: 现行 | 阅读打印版价格: 50.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以下简称“车辆”)传导连接至外部电源或外部负载进行传导充放电的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插座(连接方式B和连接方式C)符合GB/T 20234.2和/或GB/T 20234.3,以及供电插头(连接方式A)符合GB/T 1002和/或GB/T 20234.2的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供电回路为B级电压的可外接充放电的车辆。车辆供电回路为A级电压的车辆参照执行。
本文件适用于GB/T 18487.1—2023定义的充电模式2、充电模式3和充电模式4。对于充电模式4,本文件适用于与隔离式非车载充电机的传导充电。
注1: 本文件没有给出充电模式1的要求。
注2: 外部电源不属于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供电回路的车载部分,也适用于车辆传导连接至外部电源或外部负载的充放电控制功能。
本文件不适用于制造、维护和修理人员的综合安全注意事项。
注3: 车辆的一般安全要求见GB 18384。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插座(连接方式B和连接方式C)符合GB/T 20234.2和/或GB/T 20234.3,以及供电插头(连接方式A)符合GB/T 1002和/或GB/T 20234.2的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供电回路为B级电压的可外接充放电的车辆。车辆供电回路为A级电压的车辆参照执行。
本文件适用于GB/T 18487.1—2023定义的充电模式2、充电模式3和充电模式4。对于充电模式4,本文件适用于与隔离式非车载充电机的传导充电。
注1: 本文件没有给出充电模式1的要求。
注2: 外部电源不属于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车辆供电回路的车载部分,也适用于车辆传导连接至外部电源或外部负载的充放电控制功能。
本文件不适用于制造、维护和修理人员的综合安全注意事项。
注3: 车辆的一般安全要求见GB 18384。
标准编号:
GB/T 43332-2023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传导充放电安全要求英文名称:
Safety requirements of conductiv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标准状态:
现行发布日期:
2023-11-27实施日期:
2023-11-27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GB/T 1002,GB/T 2099.1,GB/T 12113,GB/T 16842,GB/T 16895.3,GB/T 16895.5-2012,GB/T 16895.21,GB/T 16895.23,GB/T 16935.1,GB/T 17625.2,GB/T 17625.7,GB 18384,GB/T 18487.1-2023,GB/T 19596,GB/T 20234.1,GB/T 20234.2,GB/T 20234.3,GB/T 30038,GB/T 34657.2-2017,GB 38031,GB/T 40428-2021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电动汽车 传导充放电 安全要求》采标程度:
MOD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43332起草人:
徐枭、廉玉波、赵春阳、李川、凌和平、方振、刘仕强、石晓光、刘坚坚、黄炘、刘俊华、李常珞、王祖声、王芳、曹冬冬、王凯、胡建、姜点双、武亨、陈积先、邓承浩、胡大满、李津、郑立涛、姜瑞、范春鹏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提出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